宠物皮下针出血怎么办?
皮下注射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,即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到皮肤下,达到局部或全身给药的目的。 由于不需要复杂的注射工具和专业的护士操作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宠物犬猫的用药治疗中。 但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选择不正确,很容易造成宠物狗的免疫反应及药物滥用。 如果遇到宠物出现皮下注射药物后局部出血不止的情况该怎么办呢? 首先,我们应该明确导致宠物皮下注射药后局部出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:
1.注射器针头未完全刺入皮内,或在拔出针头时,有部分针头留在皮内;
2.药物浓度过高,刺激性强;
3.在注射完成后,用手挤压针帽或针尖,使药液充分分布于组织间,起到封闭作用,减少液体的溢出;
4.对于比较“娇气”的药物(如胰岛素)应注意保暖,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药物失效。
除了上述原因外,还有可能与药物的性质有关的,比如某些药物本身具有抗凝血功能,如果用于注射可能会干扰血液的正常生成,从而导致皮肤、黏膜等部位出现瘀斑、血肿等不良反应。
那当我们的爱宠出现因为皮下注射导致的出血时应该怎么办呢?
首先要保持冷静,避免宠物因紧张而导致二次伤害;然后迅速关闭血源,停止活动,尽量压迫止血;如果是注射器针头遗留在皮内所致,可用生理盐水冲洗,再用棉签轻轻擦去;如果出血比较严重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用力揉搓患处,以免加重出血。 在处理完出血部位后,还应仔细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有无异常,以防发生意外。 当然,预防大于一切!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,我们在进行皮下注射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:
1.针头必须完全刺入皮内。在注射前须严格检查针头和注射器是否完整,无破损。
2.正确掌握药物的浓度和剂量。根据动物年龄、体重和体质等因素,确定适当的剂量和浓度。
3.严格消毒。使用干净的器械,彻底清洗并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,注射完毕后,盖上针帽,并用胶布固定好。